粉末电阻率测试仪用途和意义
粉末电阻率测试仪的用途和意义。
一、电阻率定义:
电阻率是用来表示各种物质电阻特性的物理量。由某种材料制成的导体的电阻长度为1米,截面积为1平方米,相当于该材料的电阻率。它反映了物质对电流电阻的特性,它与物质的类型有关,但也受到温度的影响。
二、影响电阻率的因素:
1.电阻率与导体材料和导体的温度有关。在温度变化不大的范围内,几乎所有金属的电阻率都随温度线性变化,即0(1+at),中间T为摄氏度,0℃为0℃,A为电阻温度系数,可制成电阻温度计,部分合金电阻率受温度影响不大,常用作标准电阻。
2.由于电阻率随温度变化,一些电器的电阻必须表明其物理状态。例如,220V和40W灯丝的电阻为1210ω,未通电时约为100欧元。
3.电阻率和电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。电阻率是反映物质对电流阻力的属性,电阻是反映物体对电流阻力的属性。
三、四探测技术是将四个等间距探测器绑在半导体表面,恒流源为外两个探测器提供适当的小电流I,然后测量中间两个探测器之间的电压V,从而获得半导体的电阻率。对于厚度为W(远小于长度和宽度)的薄半导体片,电阻率为=W(V/I),中间公式为校正系数。特别是对于直径远大于探测器间距的薄半导体片,电阻率为=(π/ln2)W(V/I)=4.532W(V/I)[ω-cm],其中W为cm。
四、表面电阻率是材料表面电流方向的电位梯度与表面单位宽度之比。
上一条: 如何测定粉体电阻率测试仪的粉末电阻?
下一条: 粉末电阻率测试仪使用的注意事项